伍佰目录 短网址
  当前位置:海洋目录网 » 站长资讯 » 互联网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理论研究 | 傅才武、何 鹏:文化消费理论本土化历程中的“文化管理学”转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126次 时间:2021-08-04

p707,2014国庆,三国志11汗青变乱

存眷 近十年来,扩大“文化消费”成为国家政策存眷的重点,文化消费已被作为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动力之一(1)拜见《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速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66号文件,2015年11月19日。自2015年起,原文化部和财务部在全国选择了45个大中型城市开展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项目。2017年,扩大“文化消费”被正式写入了《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计划》。2018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美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几多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完美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相继发布,均将促进文化消费作为重点夸大数据之一。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发布。2020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务部关于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发布,决意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工作,启动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国家促进文化消费的决心和战略结构,激发了学界对文化消费的持续存眷。“文化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本身的精力文化生活必要,接纳分歧的方式(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来消费精力文化产物和精力文化服务的行为。“文化消费”对应的“文化”是一种狭义的概念,仅与文学、艺术等精力领域相关联。因此,本文所使用的“文化消费”概念亦是一种狭义上的概念,特指对文学、艺术等精力领域的相关产物和服务进行消费的行为,它以物质消费为依托和条件,此中包括了物质消费、时间消费和情感投入消费等统统消费形式。“文化消费”理论最初兴起于西方,以狭义的“文化消费”为研究对象。“文化消费”理论并非特指某个单一学科领域的某项特定理论,而是指基于分歧学科对于“文化消费”这一行为方式的研究所衍生出来的相关理论群体。中邦本土化的文化消费理论则是在西方文化消费理论根蒂上,依据自身社会经济的发展,演化出的又一个理论群体。从近期的相关研究来看,国内学界普遍认为当前我国文化消费的绝对程度较低,学者们平日连系各类社会经济统计指标作为参考依据进行相关阐发,所借鉴的国际经验则往来去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商议文化消费对文化财产布局的影响时,众多学者认同新常态下激发文化消费需求有利于我国文化财产供给侧布局性改革的观点(2)拜见李蕊:《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区域差距、布局性差别及其改进》,《财贸经济》2013年第7期;李蕊:《中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近况、趋势与政策建议》,《消费经济》2014年第6期;李惠芬、付启元:《城市文化消费对照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姜宁、赵邦茗:《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长三角区域为例》,《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毛中根、杨丽姣:《文化消费增长的国际经验及中国的政策取向》,《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第1期;焦斌龙:《新常态下我国文化财产供给侧布局性改革的思虑》,《经济问题》2017年第5期。。跟着相关研究的深入,相当一部门学者跳脱出文化财产的单一范畴,起头连系文化事业(大众文化服务)、教诲行业、旅游行业的近况,商议“公共文化消费领域”的供给侧改革相关问题(3)近年来,国内文化财产领域的知论理学者如齐勇锋、金元浦、范玉刚、李向民、陈少峰、贾旭东、李凤亮、范周、陈波等人以及青年学者张凤华、曹余阳、徐望等均介入了这一领域的索求和商议。。亦有部门学者以应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文化消费的需求侧出发,探讨居民文化消费与居民收入、教诲支出、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等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界也对照具有代表性(4)拜见车树林、顾江:《文化消费的社会收集效应——基于全国31个省市区面板内容的实证阐发》,《消费经济》2016年第6期;车树林、顾江:《收入和城市化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来自首批26个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的证据》,《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高莉莉、顾江:《能力、习惯与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软科学》2014年第12期;张苏秋、顾江:《居民教诲支出对文化消费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全国面板内容的门限回来》,《上海经济研究》2015年第9期。。总体而言,眼前国内的文化消费研究以实证研究居多,遗憾的是,少有学者厘清中国文化消费理论的本原。因此,本文迁就西方文化消费理论在中国的传入、改造和本土化发展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尝试探寻中邦本土化文化消费理论研究日后的发展趋向。一、西方文化消费理论的兴起与发展以USA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仑1899年出书的《有闲阶层论》为代表,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存眷到了人类社会中的“夸耀性消费”现象,即主要为了宣示财富和标识社会地位而不是满足真实需求进行消费,消费者消费夸耀性商品的目的是追求夸耀性商品的符号标识代价,一般通过“歧视性比拟”和“金钱比赛”两种途径得到(5)拜见凡勃伦:《有闲阶层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57-79页。。凡勃仑虽未明确界说文化消费的概念,但他认为,正是制度内在的代价布局供应了人们行为模式的根基规范,而这种代价布局则要受到文化和代价观的深刻影响。在这一意义上文化消费行为是身份、地位以及特权的符号标识。严格来说,凡勃仑的《有闲阶层论》并不克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消费理论的发端,但西方经济学家正是通过对“夸耀性消费”现象与文化、阶级和制度之间关系的阐释,开启了文化消费的相关研究。20世纪3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起头存眷附着在文化消费之上的文化权利。安东尼奥·葛兰西提出了著名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即在整个社会和民族中,社会公共将源出于精英集团的某种道德、代价观、生活方式或者某种集体意志视为“常识”,并自觉信奉和遵循,国家的统治者接纳民主的非强迫的方式,通过广大市民的承认和“赞成”,取得并巩固政权的合法性(6)拜见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姜丽译,郑州:河南大学出书社,2016年,第148-152页。。葛兰西认为,在市民社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总是处于特定的社会汗青脉络和文化语境下,将商品在消费过程中转换“挪用”而成为特定的文化符号,表达具有指向性的代价意义,因而掌握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过程就可能掌控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在一个国家内部而言,在文化消费领域,统治阶层也会络续地灌输主流意识形态观念,其间,被统治阶层也并非只被动地接管,而是与统治阶层协商、斗争与妥协(7)拜见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第197-202页。。正是市民社会而不是政治社会中的文化消费的兴盛,使“有机知识分子”(8)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提出了“有机知识分子”的概念,其“有机性”包括了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与特定社会汗青集团的“有机性”,夸大有机知识分子与其所属阶层或社会集团之间在根本好处上的同等性,即每一个社会集团都会发生与其连结慎密接洽的知识分子阶级;二是与公共的“有机性”,夸大有机知识分子与普通群众之间的有机接洽。成为文化消费观念的缔造者和文化消费的介入者、履行者。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可视作最早与文化消费相关的理论,此中明确地将文化生产、文化消费两者与文化权利接洽起来。但必要看到的是,此处葛兰西的“文化消费”概念并分歧于当前学界所界定的狭义上的文化消费概念,而体现为一种广义的文化消费概念,消费的对象是所有具有符号代价的文化商品和服务。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深刻影响在于:“成为人们了解现代社会、建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权力阐发模式”(9)何萍:《论葛兰西的文化/权力阐发模式——为纪念葛兰西逝世七十五周年而作》,《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从而也成为一个后来学界在文化消费的相关研究中不容忽视的紧张根蒂性理论。(一)公共文化批判理论与文化消费研究的兴起西方学界对于公共文化批判理论的存眷,肇端于发达国家日益增长的公共消费和公共文化需求的强力推动,此中法兰克福学派的公共文化批判理论最具代表性。20世纪40至50年代,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初次提出了“文化工业”的概念(10)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林宏涛译,台北:商周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第23页。,同时对“文化工业”这一现象进行了哲学上的批判。阿多诺认为,文化消费是一个消费者被动接管的消费过程,文化消费的后果早已为公共文化的商品化及尺度化的文化生产所决意。“就艺术迎合社会现存需求的水平而言,它在很大水平上已成为一种追求利润的贸易”(11)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书社,1998年,第26-32页。。公共文化把娱乐消遣作为主要代价加以实现,便造成了精力快餐式的消费模式,这不仅把文化推向单调平庸,更把公共推向单调平庸。费瑟斯通也认为:“跟着文化的高雅目标与代价屈从于生产过程与市场的逻辑,交流代价起头主宰人们对文化的接管。”(12)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当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书社,2000年,第20页。马尔库塞则初次界说了“消费社会”(13)马尔库塞:《工业社会和新左派》,任立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82-86页。,他认为“文化工业”的尺度化批量生产,实质是通过大规模的复制和表现已纳入确立的秩序中的各类“文化代价”,来消解文化和社会实际之间的对立(14)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心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书社,2014年,第47页。。法兰克福学派凭借其天下性影响力在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中,使得“文化消费”概念活着界广泛流传。公共文化批判理论的兴起引发了西方学界对社会进行反省的思潮。20世纪中期,布尔迪厄、鲍德里亚等学者相继从“文化资本”的角度,将代价因素引入文化学和艺术学范式中,西方学界有关文化消费的研究显现了一个兴盛期。布尔迪厄的“品位区隔”理论从阶层之间的文化审美差异入手,对分歧阶级之间的文化消费行为进行了阐发,为懂得社会分层和贫富分化供应了独特的理论视角(15)拜见皮埃尔·布尔迪厄:《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下册,刘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517-521页。。而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以商品的象征代价为切入点,认为在发达的商品社会中人们的消费主要不再是物的消费,而是符号消费,符号消费的目的在于对差别的追求(16)拜见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书社,2014年,第75-89页。。他认为消费社会的显现既建构了公共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形成了公共文化意识形态渗透的推动器,形成了公共文化生产者行使视觉符号的手艺手段操控公共文化意识形态的源头。借助于符号消费,社会公共完成其社会身份的建构。继法兰克福学派之后,20世纪60年代中期伯明翰学派公共文化消费理论的兴起,成为电子传媒时代人们懂得文化财产、文化市场和文化消费的根蒂理论。伯明翰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分歧,法兰克福学派在进行文化消费研究时,重点商议的是统治阶层对被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掌控,商议文化尺度化生产情况下社会公共对国家(精英阶级)强势力量的无奈和无力,而忽视了受众解码的复杂性。针对法兰克福学派浓重的精英主义倾向,以理查德·霍加特、斯图尔特·霍尔、费斯克等为代表的伯明翰学派吸收、借鉴并超越了法兰克福学派和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转而运用民族志的方法存眷微观领域文化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文化权利和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完成了所谓的“葛兰西转向”。伯明翰学派提出,基于公共消费社会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可能千差万别,并非像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的那样整合严密,精英阶级对公共的掌控能力,取决于消费者是否可以默契、妥协或认同,消费者自己富有本性和思虑能力,是可以进行自主选择、进行反抗的主体。斯图尔特·霍尔通过邃密的文化权力阐发,认为公共文化不仅是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消费”过程,也是自下而上的意识形态“生产”过程,是政治权力的意识形态编码与解码的团体性呈现。霍尔提出了三种受众解码态度,并对文化消费场景中的“受众”进行了重新界说,他认为文化消费领域是意识形态争夺的紧张场域,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建构意义重大(17)拜见斯图亚特·霍尔:《解构“公共”条记》,戴自在译,陆扬、王毅选编:《公共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51-53页。。同时他也认为,文化商品消费也不是一种单向度的灌输与接管,因为消费者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本身的文化配景和懂得方式。于是,文化消费贯穿在统治阶层和普通公共之间,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持续的阶层博弈和斗争的场域(18)拜见斯图亚特·霍尔:《公共文化与国家》,史密斯等著、陶东风编:《文化研究精炼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书社,2006年,第261-285页。。西方学界对文化消费的商议首先从需求侧入手,凡勃仑等人透过“夸耀性消费”现象背后的符号标示代价,映射了阶层布局对消费者文化消费动机的影响,引发了西方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相关商议。法兰克福学派的公共文化批判理论在此根蒂上通过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延伸了对文化消费供给侧的研究,使文化消费研究的偏重点从消费者的动机变化为供给者供应产物和服务的动机,从而在文化消费的供需两头创建了一种根基的因果关系逻辑自洽,进而使当代意义上的文化消费理论研究在西方兴起。布尔迪厄、鲍德里亚等人以“文化资本”的角度开展的研究,则承续了凡勃仑等人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侧的研究,挖掘了更为深刻的动机影响因素。但早期法兰克福学派与布尔迪厄、鲍德里亚等人的批判具有较为浓重的乌托邦色彩,过分夸大了文化消费符号代价背后的阶层对立性。相比而言,伯明翰学派在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根蒂上,对文化消费进行了更为微观和深入的研究,从文化消费供需两头阶层对立的绝对假定中跳脱出来,研究两者间的互动关系,使得公共文化消费理论更加贴近真实社会的消费场景,霍尔等人连系布尔迪厄对“场域”的研究,在文化消费理论研究层面使得整个消费的行为过程研究由静态变化为动态,较深刻地开导了现代文化消费领域在“文化场景”概念下的后续研究。团体而言,正如学者单世联所言,公共文化批判理论所供应的有关文化与商品、文化与资本、文化与权力的关系等问题框架,为中国学界的商议供应了一个根蒂性的出发点(19)单世联:《“文化工业”的概念化与问题化——重读〈启蒙的辩证〉》,《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7年第1期。,可视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消费理论的奠基。(二)文化经济学对文化消费理论的发展“文化经济学”,或称为“艺术经济学”或“文化艺术经济学”(为行文方便,本文在论述时同一使用“文化经济学”的称呼),是一门将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于文化艺术领域研究的新兴学科,是当代经济学发展中显现的一个分支。“文化经济学是将经济学阐发方法应用于创意、表演艺术、遗产和文化财产,不管它是大众照样私人所有。它存眷文化领域的经济组织以及生产者、消费者与当局的行为。它涵盖多种方法,主流的、激进的、新古典主义的、福利经济学、大众政策与制度经济学”(20)Ruth Towse,“Editorial:The Culture of Cultural Economics”,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Vol.18,No.1,1994.。相对于主流经济学而言,文化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多从文化艺术领域独特的产物代价、市场特性、消费者心理等多重角度出发展开探讨,一方面遵循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又不拘泥于主流经济学内部的学派差别,兼收并蓄。当前,西方学界在文化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虽已创建了部门理论框架,但并未成熟完整,学科内部亦存在不同。然而,文化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对于文化消费理论的完美和深化却有至关紧张的意义。国内学者平日将USA经济学家鲍莫尔作为文化经济学的开山开山祖师,但也有学者提出,文化经济学相关研究最早可追溯至凯恩斯(21)拜见周正兵:《文化经济学学术史》,《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凯恩斯在1936年的论文《艺术与当局》中通过艺术与政治制度的论述引出对文化艺术政策的相关商议(22)拜见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凯恩斯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441-447页。,可视为主流经济学界进行文化经济政策研究的劈头,当局干预艺术生产的观点对后续学者在文化消费政策领域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1966年,鲍莫尔和鲍恩合著的《表演艺术:经济的困境》提出了著名的“本钱病”理论(23)拜见W.Baumol,W.Bowen,Performing Arts:The Economic Dilemma,New York:Twentieth Century Fund Press,1966,p.201.,认为表演艺术行业作为一个社会生产发展的滞后部分,其产物和服务的生产效率无法随经济发展和手艺提高而提拔,因而导致了生产本钱的增加(相对于社会均匀工资程度普遍进步而言),抑制了文化消费的提拔。“本钱病”理论的提出访经济学界在公共文化批判理论对文化供给的意识形态掌握批判之外,展开更微观具象的文化艺术领域市场研究,正式开创了文化经济学这一学科门类,同时也从供给端给文化消费领域的相关研究供应了新的视角。受到福利经济学的开导,鲍莫尔在《表演艺术:经济的困境》后半部门以及后续的研究中提出通过大众财务补贴“阻滞部分”的生产来解决“本钱病”的法子(24)拜见W.Baumol,“The Case for Subsidizing the Arts”,Challenge,Vol.38,No.5,1995.。事实上,早在“本钱病”理论提出之前,英国学者罗宾斯就曾认同凯恩斯在《艺术与当局》中所提出的观点,主张以行政手段干预文化艺术市场的供给,以调解“市场失灵”。而且罗宾斯和凯恩斯都认为当局对艺术生产进行资助虽属于干预性行为,却不会损坏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如果当局是在符合个人从事艺术生产的意愿的条件下对艺术进行鼓励和资助,就不会有悖于自由的社会原则”(25)Lionel Robbins,“Art and the State”,in Politics and Economics:Papers in Political Economy,London:Palgrave Macmilan,1963,pp.53-72.。此外,罗宾斯还认为文化艺术的消费行为分歧于一般产物消费的排他性,如同教诲消费一样,具有大众产物消费的正面利他性(26)Lionel Robbins,“Unsettled Questions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Arts”,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Vol.18,No.1,1994.。这种阐发事实上已经超越了纯粹的经济学范式,涉及到了政治学中的“大众选择”理论,暗合本日大众经济学的论证逻辑(27)周正兵:《文化经济学学术史》。,但在其时的经济学界,却无法获得普遍认同。与之相对,皮考克则认为罗宾斯对艺术领域进行大众干预的“善意”预设并不成立。在皮考克看来,当局对艺术的资助和对其他领域的资助一样,素质上都是一种干预行为,以精英主义的选择替换个体的选择,这种行为自己在道德上并无高下之分,使消费者无法通过文化消费行为显示其意愿和偏好。因此,他主张“消费者主权”,提出了将文化艺术的资助决议权由当局转移到艺术委员会等民间机构,再转移分散到消费者个体手中的短期解决方案,以及通过资助艺术教诲培育文化消费习惯的历久解决方案(28)拜见Alan Peacock,“Welfare Economics and Public Subsidies to the Arts”,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Vol.37,No.4,1969.。应该看到,皮考克的短期解决方案并没有完全否定大众选择理论,但消费者主权理论的引入相对于凯恩斯和罗宾斯等人的主张,在解决“本钱病”问题上显然更具上风。20世纪60年代,罗宾斯、皮考克、鲍莫尔等人围绕文化艺术资助展开的一系列探讨多集中于福利经济学领域,跟着对文化经济学领域研究的深入,福利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优效品理论、经济发展理论等都被后来的学者运用到对文化消费现象的阐发中,而消费者主权最早被亚当·斯密提出,相关理论的建构倒是由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剑桥学派和以哈耶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完成的,是市场机制理论的焦点组成部门。天然而然,后来学者们在文化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中也引入了两个学派所主张的边际效用、平衡价钱等理论,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文化消费理论。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文化经济学在西方学界经由30余年的发展和索求后迎来了一系列紧张突破。戴维·索罗斯比以布尔迪厄和鲍德里亚等提出的“文化资本”概念为根蒂论证文化资本在文化和艺术之间的代价内涵关系,认为“文化资本作为存量,具有经济与文化的双重代价”,并以此作为文化经济学的理论基石(29)David Throsby,Economics and Cultur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p.xi-xiv.。提勃尔·西托夫斯基将幸福感作为消费者的紧张心理影响因素加入文化经济学研究,认为人类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教诲从“消费技巧训练”演变为“生产妙技的培训”,人们起头贬低消费技巧以及文化,并逐渐形成对于文化的理性主义偏见,让当代人类缺乏探求爱好的技巧,而只能退而求其次,去消费那些无需技巧的舒适,最终导致: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与财富的增加给人们带来更多类型的消费,以及更多爱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消费技巧的缺失,人类却无法让这种可能性变为实际,只能一味地追求舒适,而与爱好渐行渐远(30)拜见提勃尔·西托夫斯基:《无爱好的经济:人类得到满足的心理学》,高永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书社,2008年,第63-65页。。在西托夫斯基看来,人类无爱好的原因并非源于经济要素,而是本原于其他诸多要素,如自我满足、相互刺激、工作中的情趣等,综合各种因素,在各种类型的消费中,文化消费所带来的爱好和幸福感是最强烈的。文化消费的幸福感也随之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归入文化经济学研究范畴,开创了幸福经济学研究流派。幸福经济学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布鲁诺·费雷通过实证研究对照了电视与戏剧演出这两类文化消费选择背后的消费者心理的爱好感预期与现实爱好满足感的差别,发现人们平日会低估戏剧演出的代价,而高估电视的代价(31)Bruno S.Frey,Stephan Meier,Alois Stutzer,“Do the Muses Make You Happy?Measuring the Value of the Arts Using Data on Subjective Well-Being”,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Vol.14,No.9,2015.。针对这一现象,他运用心理学研究中的“心流体验”、“错误预测效用”理论,有效质疑了主流经济学“基于消费者依据自身偏好理性选择的条件下,能实现效用最大化”这一论断,验证了西托夫斯基“当代人类缺乏探求爱好的技巧”的观点。随后,陆续有学者又将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和贝克尔提出的“理性上瘾”理论(32)拜见R.McCain,“Cultivation of Taste and Bounded Rationality:Some Computer Simulations”,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Vol.19,No.1,1995.、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决议理论(33)拜见M.Zieba,“Full-income and Price Elasticities of Demand for German Public Theatre”,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Vol.33,No.2,2009.运用于文化消费研究傍边,构成了经济学领域的“文化资本决意”理论,这一理论眼前仍在逐步完美。总体而言,文化经济学的兴起对文化消费理论的丰富和完美起到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基石作用,使文化消费得以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运动被纳入到经济学的研究系统之中。但也应看到,文化经济学领域撤除“本钱病”理论以外,再无更多原创性理论,相关理论多是对其他主流经济学理论的一种沿用,也正因为如此,给后续研究者供应了更多理论立异的契机。二、文化消费理论在中国接管的两种根基路径中国学界对“文化消费”理论的引入和研究,历经30多年。“文化消费”作为一个学术术语,在眼前可追溯的相关资猜中,最早见于1985年国内学者对西方文化社会学理论进行先容的相关文献中(34)王蓉芬:《文化社会学》,《民俗研究》1985年第1期。。进入1990年代,中国学界起头借用西方理论来诠释中国文化消费现象,以1980年代初期高速成长的文学消费为基点,学界起头存眷文化消费的代价和功能。这种商议以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理论为根蒂,吸收了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关于“机械复制”、“文化工业”和“公共文化消费”等注释模式,又连系了麦克卢汉、费瑟斯通、布尔迪厄等的文化媒介、公共文化和文化资本理论,整合成为中国学界的文化消费理论框架。从总体上看,中国文化消费理论的本土化过程以1980年代中国学界展开的文艺批评和关于“文化工业”理论的思惟评介为出发点,在对西方相关理论的引入和商议中,大致形成了两条“本土化”路径。(一)文艺学的方法路径某种意义上,对文化消费的研究是国内艺术学学科扶植兴起的“次生品”。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的前10年,艺术学旭日东升,但直到2011年才被批准设定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20世纪80、90年代文艺学研究的兴盛,折射出正在成长中的艺术学发展状况。在文艺学的学科构建中,文化消费的观念和理论进入文艺学的研究领域,对文化消费理论的本土化发生了最初的影响。如1989年出书的花建、于沛合著的《文艺消费学》,商议了文艺消费的社会属性、社会过程、社会引导和调节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在文艺美学研究领域,国内学界王杰、凌继尧、陆贵山、李心峰等学者较早发表了相关论著,将艺术生产与消费看作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和文化哲学概念加以探讨,如董学文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角度论述了艺术消费和生产之间的统一性。另一类研究则在文学理论领域展开,如童庆炳在其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中引入了“文学消费”的概念,并起头深入到文学消费的理论条理。王宁的《消费社会学:一个阐发的视角》,从消费主义文化符号学的角度重点探讨了让·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之于中国现代消费文化的意义,认为发生于后当代时期的消费文化产物所具有的是外观的、浅条理的审美代价,并在其著作《“后理论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中进行了进一步阐释(35)拜见花建、于沛:《文艺消费学》,合肥:安徽文艺出书社,1989年;王杰:《汗青与代价的悖论——特里·伊格尔顿的美学理论》,刘纲纪主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书社,1998年;凌继尧:《代价问题和马克思主义——与斯托洛维奇的对话》,《学术月刊》1996年第11期;陆贵山:《文学与人的汗青运动和人的审美运动的同一和倾斜》,刘纲纪主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辑;李心峰:《艺术生产理论与艺术史研究》,刘纲纪主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3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书社,2000年;董学文:《文学的接管与审美乌托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5期;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诲出书社,2008年;钱中文:《新理性精力文学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书社,2000年;李智:《媒介批评》,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书社,2006年;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阐发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书社,2001年;王宁:《“后理论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书社,2009年。。此外,西方公共文化理论的引入和消化过程,也与此类似,单世联、王一川、陶东风、金元浦等一批文艺学学者在承续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根蒂上,进行了相关理论引进、改造和立异(36)《文艺研究》、《文艺争鸣》等期刊一时成为学者们探讨公共文化的复制特征、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消费导向及其批判的阵地。此外陶东风的《现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和《粉丝文化读本》、赵勇的《透视公共文化》、陈池瑜的《当代艺术学导论》、王一川主编的《公共文化导论》、叶朗的《美学原理》也都探讨了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文艺学美学话语重构等问题。。得益于这些学者的努力,文化消费理论在马克思的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理论的框架下得以确立,形成了文化消费理论的中国化注释框架,但由于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市场发展水平、文化消费的规模和范围均相对有限,这一理论架构与中国文化市场和文化消费的实践之间,没有获得充裕磨合与互动,仍然局限于经典理论的观点,理论立异的水平颇为有限。(二)文化经济学的方法路径1983年,尹世杰在《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中最早论述了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程度以及代价观念、消费者本质对文化教诲消费的影响。此后,西方经济学领域对文化的研究起头进入中国学界的视野。1988年,李建中提出了文化经济学这一交叉学科概念,并在后续论文中阐述了文化财产中的精力生产和物质生产二重性、文化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以及文化财产运行中的代价赔偿机制等根蒂问题(37)拜见尹世杰主编:《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书社,1983年;李建中:《论社会主义的文化财产》,《人文杂志》1988年第3期;李建中:《精确了解文化产物的二重性》,《学习与思虑》1996年第5期。。有别于文艺学的研究路径,文化消费的经济学研究在我国从一起头就超越单一学科的范畴,被定位于交叉学科的性质,并在文化与经济的学科交叉中,初步确立了文化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即聚焦于文化艺术产物的生产、分配、交流和消费流程,并在此根蒂上展开商议(38)周伟林:《障碍与动力:文化经济学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书社,1989年;方家良等编著:《文化经济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书社,1991年。。进入21世纪后,一批国内知名的文化和经济学者纷纷加入这一研究领域,编辑出书了各种版本的《文化经济学》教材(39)拜见严行方:《文化经济学》,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书社,1992年;安应民主编:《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书社,1994年;胡惠林主编:《文化经济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书社,1996年;程恩富主编:《文化经济学通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书社,1999年。。文化经济学作为一种学科和专业范畴,因其与1990年代后蓬勃发展的中国文化财产的实践相接洽,快速进入到中国高校专业培养系统,文化经济学(或文化财产学)教材也就应运而生(40)王恒富、石争主编:《文化经济论稿》,北京:人民出书社,1995年;夏林、王玉印等:《文化经济论》,郑州:河南文艺出书社,2000年;胡惠林、李康化:《文化经济学》,上海:上海文艺出书社,2003年;孟晓驷:《文化经济学思维:物质与文化平衡发展阐发》,北京:人民文学出书社,2005年;顾江编著:《文化财产经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书社,2007年;杨继瑞、郝康理等:《文化经济论:基于成都市文化财产及文化事业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研究》,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书社,2007年。。文化经济学的引入,履历了一个从翻译引进到消化吸收的过程(41)拜见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单世联译,广州:广东人民出书社,1996年;周正兵:《文化经济学的最新希望》,张晓明主编:《中国文化发展研究申报(2017—202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书社,2020年;周正兵:《文化经济学学术史》。。此中既有对西方经典文化艺术经济学著作的翻译(42)周正兵:《凯恩斯文化经济学思惟述评》,《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周正兵:《提勃尔的文化经济学思惟》,《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露丝·陶斯著,周正兵、孙晔译:《文化经济学的汗青与将来》,《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也有对相关理论的体系梳理和商议。傅才武、曹余阳的论文《中英当局有关促进文化消费政策的对照研究——以英国“青年苏格兰卡”与中国“武昌文化消费试点”为中心》,借助于2015年中国文化消费试点的实践经验,运用消费者主权理论,对照了皮考克设计的“青年苏格兰卡”消费券方案与武汉大学武昌文化消费试点的“居民评价激励消费券”方案,阐发了中英两种方案成功与失败的制度与情况因素,可视为是中国学界对西方理论的借鉴与改造的典型案例(43)傅才武、曹余阳:《中英当局有关促进文化消费政策的对照研究——以英国“青年苏格兰卡”与中国“武昌文化消费试点”为中心》,《江汉论坛》2017年第10期。。这一案例阐明,中国学界在近20年中,一方面引入和吸纳西方的理论功效,另一方面又根据中国现实进行理论改造和立异,借此完成了中邦本土化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艺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被逐渐引入中国,为国内学者所存眷。李书亮出书了《艺术经济学概说》,索求性地提出了增强我国艺术经济学研究的主张(44)李书亮:《艺术经济学概说》,北京:文化艺术出书社,1983年。。张珠圣、单正平翻译了西方学者梅西隆等人的《艺术经济学》著作,此中论述了文化艺术消费在国外艺术经济学研究中的紧张性。楼上云则阐发了艺术商品代价及价钱形成机理。中国学界也起头从经济学的角度存眷艺术生产、艺术消费及艺术品市场等问题,在国内拓荒出了艺术经济学的全新研究领域(45)梅西隆:《艺术经济学》,张珠圣译,《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6年第9期;单正平:《艺术经济学的根基原则——〈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有关阐释》,《现代电影》1990年第3期;楼上云:《艺术商品的代价及价钱形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Z1期;楼上云:《社会主义文艺市场问题初探》,《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进入21世纪,跟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蕴蓄,艺术行业越来越深度进入市场经济领域,艺术商品化现象越来越显著,学界对于艺术经济学的研究也显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孙仪先阐发了现代艺术经济学研究进程,探讨了艺术生产、艺术劳动以及艺术作品的代价形成问题,厘清了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和需求的关系,从艺术市场需求的角度总结了艺术消费的特殊性。张来民《作为商品的艺术》则较为体系地索求了国外艺术商品化进程,并连系艺术生产论诠释了艺术消费(46)孙仪先:《简论艺术市场的需求特点》,《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孙仪先:《论艺术与经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张来民:《作为商品的艺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书社,2002年。。这一时期,跟着高校文化财产类专业的扩展,各类艺术经济学教材也起头应用到高校艺术类、经济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如章利国、顾兆贵、李万康、林日葵、庞彦强和傅才武等编写了艺术经济学的相关教材,对艺术生产的一般性过程进行了体系梳理和展现,涉及到艺术生产、分配、交流和消费等艺术市场行为,深入研究了艺术市场的特殊布局和运行纪律,探讨了消费动机、消费选择、艺术家与消费者的关系等问题(47)拜见章利国:《艺术市场学》,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书社,2003年;顾兆贵:《艺术经济学导论》,北京:文化艺术出书社,2003年;顾兆贵:《艺术经济原理》,北京:人民出书社,2005年;李万康编著:《艺术市场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书社,2005年;林日葵:《艺术经济学》,北京:中国贸易出书社,2006年;庞彦强:《艺术经济通论》,北京:文化艺术出书社,2008年;王家新、傅才武:《艺术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诲出书社,2013年。。但从总体上说,中国学界对于文化经济学的研究,没有超越西方学界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创建的根蒂框架,尽管在艺术组织管理、艺术表演整体改革研究上借助于中国实践的伟大样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理论功效,但在艺术商品、艺术产物定价、市场营销、本钱与收益等焦点问题上,并没有取得突破性希望。引入西方文化经济学的功效并加以消化吸收,仍然是当前文化经济学界的主流。为了适应2011年后艺术学升级为第十三个学科门类、进行学科扶植的紧迫需求,近几年来中国学界仍然大量翻译引进西方文化经济理论著作。东北财经大学出书社与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布伦伯格等大学和专业出书社合作,推出了《文化艺术经济学译丛》,席卷了与文化艺术消费理论慎密相关的一批紧张著作,包含诺亚·霍洛维茨的《生意的艺术:环球金融市场中的现代艺术品生意》(2013)、戴维·索罗斯比《文化政策经济学》(2013)、露丝·陶斯的《文化经济学》(2016)、阿莱西娅·左罗妮的《现代艺术经济学:市场、策略与介入》(2016),等等(48)拜见诺亚·霍洛维茨:《生意的艺术:环球金融市场中的现代艺术品生意》,张雅欣、昌轶男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书社,2013年;露丝·陶斯:《文化经济学》,周正兵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书社,2016年;阿莱西娅·左罗妮:《现代艺术经济学:市场、策略与介入》,管理译,王家新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书社,2016年;泰勒·考恩:《精良而丰盛:USA在艺术资助系统上的缔造性成绩》,魏鹏举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书社,2018年;德瑞克·吉尔曼:《文化遗产的观念》,唐璐璐、向勇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书社,2018年;安娜·M.邓普斯特:《艺术天下的危害与不确定性》,徐进毅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书社,2018年;戴维·索罗斯比:《文化政策经济学》,易昕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书社,2013年;维克托·A.金斯伯格、戴维·思罗斯比:《艺术与文化经济学手册》,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书社,2018年;大卫·M.贝里、安德斯·费格约德:《数字人文:数字时代的知识与批判》,王晓光等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书社,2019年。。此中,稀奇值得注意的是组织了国内的一批知论理学者,翻译出书了维克托·A.金斯伯格、戴维·思罗斯比编著的《艺术与文化经济学手册》(上、下,2018),在中国学界发生了较大的影响。三、“文化管理学”转向:中邦本土化文化消费理论的天生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一方面,中国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深刻地影响到公共的文化生活方式,文化学界起头将文化市场、文化消费相关问题的研究,纳入到艺术和文化学科的现代内涵、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向等学科扶植议题(49)王一川:《文化财产中的艺术——兼谈艺术学视野中的文化财产》,《现代文坛》2015年第5期。。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具有明显规划体制特性的文化行业体制,提出了体制改革的要求。正是在这两大情况前提的规约下,中国的文化消费理论建构一方面沿着费瑟斯通所描述的“商品天下及其布局化”的大道迈进,另一方面又带着中国特有的转型特性在本土化特色的道路上前行。文化消费理论在本土化过程中完成了“文化管理学”转向,主要显示在三个方面:(一)文艺消费理论的“中层理论”转向进入21世纪,文艺学、文化经济学、艺术经济学与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相连系,引发了中国文化消费理论的“中层理论”建构历程。与西方学界文化哲学批判的理路相异,在中国社会转型和文化体制改革目标的引导下,中国学者对文化消费的研究,逐步从宏观领域进入到中观和微观领域,将其定位于文化行业从规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的“渡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体制转型对于理论立异的伟大需求,推动中国学者从第三方态度转向当局智库态度,在文化理论的宏大叙事与制度设计之间,形成了文化学界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的路径,如王文章、蒋昌忠、宋丹娜、傅才武等对中国艺术表演整体体制改革与制度设计的研究,即是学界对这一社会需求的反应(50)王文章:《艺术体制改革与管理初探》,北京:华夏出书社,1993年;蒋昌忠、宋丹娜、傅才武等主编:《转型期艺术表演整体改革模式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书社,2002年;傅才武、宋丹娜:《文化市场演进与文化财产发展》,武汉:湖北人民出书社,2007年。。文化消费理论研究的“中层理论”转向,最主要的特性是从西方的文化哲学批判态度转向了中国式的政策建构态度。分歧于西方学界把文化消费理论定位于文化批判、公共流传和社会交往行为理论,中国学者大多将文化消费行为放到中国社会大转型的大配景下,作为连通当局文化行业与社会文化机构、当局大众供给与个人文化权利的“桥梁”,从而使得国内学界的文化消费理论研究更多地呈现出一种政策理论建构模式。张凤华从中外对照的角度,阐发了中外学界关于文化消费理论的异同,认为中西学界关于文化消费理论的差别,可归纳为个人权利本位与国家本位的区别:国外学者从一起头就重点存眷介入者或者消费者个体的文化权利状况,存眷国家政策与个体权利保障之间的均衡。而国内学者大多采用宏观经济视角的传统框架——从制度政策、经济收入、教诲程度、生命周期等层面存眷消费情况对个体文化消费决议的影响,重点存眷文化政策的作用机制,以及文化消费政策对于国家经济和文化扶植的功能作用(51)Pascal Courty,Fenghua Zhang,“Cultural Participation in Major Chinese Cities”,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Vol.42,No.2,2018;Fenghua Zhang,Pascal Courty,“The China Museum Boom:Soft Power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Vol.27,No.5,2020;张凤华:《国外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研究综述》,张晓明主编:《中国文化发展研究申报(2017—2020)》,第271-282页。。西方学者重在索求文化消费的社会机制和个体文化介入的动机,中国学者不仅仅寻找社会文化组织的运行机制和个体介入的动机,并且在此根蒂大将文化消费政策作为实施国家目标的手段,将文化消费理论作为推动国家文化管理系统向国家文化治理系统转型的手艺路径。因此,能够将中邦本土的文化消费理论定位于中层理论(或谓“渡船理论”)(52)这一理论被比喻为推动文化行业从文化管制系统向文化治理系统过渡的“渡船”。,这也是中国文化消费理论本土化建构的焦点内涵地点。进入21世纪,跟着文化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文化消费政策地位的上升,与文化消费政策相关的文化消费者行为、特定文化消费群体、文化消费政策绩效、文化财产供给侧改革、数字手艺文化消费形态等问题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如刘玉珠提出,国家应通过政策激励以扩大居民的文化消费,以响应文化财产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由此当局必要建构相应的促进文化消费的政策(53)刘玉珠:《文化财产的跨界融合》,《中国广播》2014年第6期。。学界持续存眷国内文化消费的发展状况,认为文化消费将成为引领市场布局调整,推动财产转型和国民经济升级换代的紧张动力(54)齐勇锋:《文化消费的近况与发展趋势》,《火线》2015年第3期。;扩大和提拔文化消费,有利于我国文化财产增长模式的优化与转型,即由单边投资驱动变化为消费与投资双边驱动(55)彭翊、李丽:《外洋经验:推动文化消费的三个路径》,《中国文化报》2015年3月7日,第4版。;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是加速推动财产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的紧张途径(56)金元浦:《我国文化消费的近况与发展趋势》,《中国国情国力》2016年第12期。当局部分要在扩大文化消费上发挥作用,应着眼于鼎力推动供给侧布局性改革,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和充裕尊重分歧群体、分歧年龄层的文化消费选择和消费习惯(57)祁述裕:《扩大文化消费要避免走入误区》,《光明日报》2016年7月21日,第14版。。跟着2010年后中国学界关于文化消费研究的团体推进,一些学者对这种建构型研究范式的成熟运用,让中国学界开启了重构文化消费理论的话语系统之路。如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老师的《文化经济学》便属于观点独到的综合性理论研究著作。厉以宁老师通过打通经济与文化两大部类,重新审视文化产物、文化财产的代价和作用,涉入超越市场和超越当局的道德力量调节问题、公安宁效率的界说和相互作用问题、“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问题、社会和谐红利问题等,将文化启蒙和文化立异、文化调节、文化包涵、文化自信、文化制衡、文化和管理的最高境界、文化和经济持续发展、文化传承和文化共享等问题纳入到文化经济的研究框架,旨在阐述新经济情况下文化经济学的宏观范畴,既是文化经济学也是文化消费理论的宏观建构。而秦开凤的《宋代文化消费研究》一书则进行了分歧于以往的汗青纵深研究,从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视角,以宋代文化消费的数据为线索,透视出了宋代社会布局的更改、社会阶级的分化、文化的层间互动、消费观念的嬗变、社会流动的加快等方面的汗青图景,对中国汗青上文化消费的汗青追溯,标记着文化消费理论的汗青纵深演进(58)拜见厉以宁:《文化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年;秦开凤:《宋代文化消费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年。。(二)文化消费理论研究中的“举措研究”转向2015年后,文化消费作为政策管理工具的功能特性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存眷,文化消费研究被赋予了“举措研究”的内涵,如李明、毛中根、王健、尹宏、高莉莉、范周等,以提拔和扩大居民文化消费为基点,对文化消费的激励机制和专项政策展开研究(59)拜见李明:《我国公共文化消费布局研究》,北京:中国册本出书社,2017年;毛中根等:《中国文化消费提拔研究》,北京:科学出书社,2018年;王健等:《新时代扩大城市文化消费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书社,2017年;范周:《时代变迁下的中国文化消费》,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年;高莉莉:《中国文化消费程度提拔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书社,2019年。。部门学者进入到地区文化消费状况的研究,如王晓彦、胡德宝和孙凤毅等对北京等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近况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荣跃明和包亚明容身于上海,采用数理模型、定量阐发的方法开展了上海文化消费的研究等(60)拜见王晓彦、胡德宝:《中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行为研究》,北京:人民日报出书社,2017年;孙凤毅:《文化消费政策绩效评估研究申报:以北京市为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书社,2019年;荣跃明、包亚明主编:《上海文化消费调查:方法、内容和应用》,上海:上海书店出书社,2020年。,展示了学界将理论研究融入到文化政策实践的努力。笔者曾率领课题组介入了2015年原文化部和财务部“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的理论研究和政策设计,承担了中部试点的武汉和合肥两个城市的试点模式设计任务,可视为文化消费领域“举措研究”的成功案例。2015年,原文化部和财务部针对大众文化投入的边际效率降落问题,决意实施“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项目,索求提拔大众投入绩效的政策路径。“国家文化消费试点”政策的设计理念,便是以文化消费激励政策作为毗邻文化财产和文化事业的中间桥梁,进而以文化消费侧的政策立异引领文化供给侧改革(61)傅才武、曹余阳:《索求文化领域供给侧与消费侧协同改革:政策与手艺路径》,《江汉论坛》2016年第8期。。武汉大学课题组在试点过程中设计出了“微信公众号+大众文化单元单子绩效评价积分+文化市场积分兑付消费”的平台政策模式,并取得了试点成功。随后,这一试点经验被国家相关部分所采用。2016年《文化部 财务部关于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的通知》下发,将纳入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的城市由2015年的4个扩展到45个。2016年后跟着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的日益“紧窄”,拉动文化消费被视为应对经济下滑的紧张政策步伐之一,国家又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康健养老教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美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几多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完美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一系列的文化消费政策,引导和扩大居民的文化消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的案例表明,文化消费的理论研究、举措研究和政策设计“三位一体”,是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程对于理论立异的要求,文化政策设计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术层面的理论探讨,而是与文化管理实践立异慎密接洽在一起的“理论—实践”循环,由此呈现出文化消费理论研究的本土化特性(62)傅才武、曹余阳:《中英当局有关促进文化消费政策的对照研究——以英国“青年苏格兰卡”与中国“武昌文化消费试点”为中心》。。(三)文化消费研究中的“文化场景”转向2010年前后,吴军、陈波、夏建中、李鹭等几位赴北美访学的中国学者,受到芝加哥大学特里·克拉克和多伦多大学丹尼尔·西尔等西方学者的研究影响,起头在中国学界宣介“场景理论”。2013年,他们联合特里·克拉克传授,开展学术交换合作,体系先容了芝加哥学派城市场景理论的前沿研究功效(63)拜见吴军、夏建中、特里·克拉克:《场景理论与城市发展——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新理论范式》,《中国名城》2013年12期;吴迪:《基于场景理论的我国城市择居行为及房价空间差别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书社,2013年;吴军、特里·N.克拉克:《场景理论与城市大众政策——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最新动态》,《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期;吴军:《城市社会学研究前沿:场景理论述评》,《社会学评论》2014年2期;郜书锴:《场景理论的数据框架与困境对策》,《现代流传》2015年第4期;特里·N·克拉克、李鹭:《场景理论的概念与阐发:多国研究对中国的启示》,《东岳论丛》2017年第1期。,场景理论正式进入中国学界,并疾驰为多量学者所熟知,形成了文化学界的一大理论热点。2017年以后,经由了数年的吸纳和消化后,中国学者起头了将发生于西方城市管理和城市扶植经验的“场景理论”进行本土化的努力。这一过程大体沿着两条路径展开:一是将场景理论与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相连系,场景理论为扩大文化消费供应了全新的政策设计思绪。如陈波等人借助于场景理论,探究居民的文化介入率、文化消费与大众文化空间的主观了解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在文化表达、文化氛围等方面完美大众文化空间、进步大众文化介入率的政策建议(64)陈波、侯雪言:《大众文化空间与文化介入:基于文化场景理论的实证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李惠芬、叶南客基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10—2014年间的文化消费面板内容,对分歧文化场景下文化消费的差别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政策设计供应了理论支持(65)李惠芬、叶南客:《基于文化场景理论的地区文化消费差别化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二是将场景理论与城市街区的再造需求相联接,存眷城市的发展动力机制,场景理论为城市运营供应了新的政策思绪。跟着中国大量城市的发展模式从经济城市转向文化城市,如何培育和激发文化创意、改造提拔汗青街区和文化空间成为城市研究的核心。面对社会需求,中国学者络续改造芝加哥学派的理论框架,使之适应中国实践需求,形成中邦本土特色。如在场景理论框架下,陈波等采集中国31个城市的83种文化舒适物内容,将31个城市分为魅力型场景、本土型场景、理性型场景和表达型场景4类文化场景模式,体现出西方理论框架的中国化改造的努力。王惠蓉则借助“权力、资本、处所”三维建构努力突破二维场景框架,探讨处所文化遗产的持有者和非遗传人的主体性意识介入“文化场景”建构的路径,试图创建当代与传总共生的社会文化发展逻辑。祁述裕以场景理论作为阐发工具,对丽江大研古城酒吧、中关村创业大街咖啡厅、景德镇创意市集等代价和作用进行了阐发,完成了西方理论的中国实践应用,以适应现代城市功能由生产型城市向消费型城市转型的必要(66)拜见陈波、林馨雨:《中国城市文化场景的模式与特性阐发——基于31个城市文化舒适物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20年第11期;祁述裕:《扶植文化场景 培育城市发展内生动力——以生活文化设施为视角》,《东岳论丛》2017年第1期;盖琪:《场景理论视角下的城市青年大众文化空间建构——以北京706青年空间为例》,《东岳论丛》2017年第7期;范玉刚:《文化场景的代价流传及其文化创意培育——城市转型发展的文化视角》,《湖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陈波:《基于场景理论的城市街区大众文化空间维度阐发》,《江汉论坛》2019年第12期。。文化消费稀奇是城市文化消费的“文化场景”转向,重建了数字手艺情况下的文化消费新形态,为中国大众文化服务系统扶植和城市文化计划,供应了全新的理论注释模型。文化场景理论的快速遍及,是中国文化行业和城市扶植适应数字信息手艺的效果。大内容、云较量、打胎智能、假造实际等前沿手艺,首先在城市建构了资源、手艺与居民消费体验交互的沉醉式消费空间,正在逐渐替换原来的“生产—消费两分式”文化消费模式。在以数字手艺为根蒂的文化消费时代,文化符号在资本和贸易模式的双重驱动下络续强化其作为空间生产媒介的作用,进入到一种文化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络续成熟的数据生产和知识付费的新经济形态,也正在将消费者的身份认知从原本边界分明的供需两头剥离出来,赋予了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并以“共同缔造”和协作分享机制融合生产和消费两头,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消费的根基布局。这些都促使中国学界超越传统的“生产—消费”链式思维,转而建构基于手艺收集的空间场景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推进了文化消费研究的“场景”转向。连系作为理论发源地的西方学界当前的研究发展来看,中邦本土化文化消费理论的管理学转向中,文化消费研究中对举措研究的日益重视和对文化场景理论的引入,同西方学界连结着较为同等的理论建构趋向。而由于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多奉行对文化领域的“一臂之距”原则,因此鲜有通过当局发布的文化消费专项政策,在客观上涉及到管理层面的问题相对较少,也难以获得学界的存眷,故而西方学界的研究开展更多地着眼于文化消费的经济学研究。但国内学界所面对的社会心识形态和政策情况与西方社会完全分歧,在中国社会转型和文化体制改革目标的引导下,“中层理论”属于重点着眼于发展的政策研究,而中国的文化消费政策又是作为大众政策履行的,因此,本土文化消费理论的“中层理论”转向现实上是一种文化消费理论超越经济学和文艺学的研究路径向大众管理学延伸的表征。从“举措研究”转向的层面来看,本土文化消费领域的举措研究与当前的文化消费政策实践慎密相连,所对应的最终对象是文化消费对整个中国社会组织布局体系的影响,也可懂得为是针对社会管理体制进行的一系列诊断性研究、介入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从“场景理论”转向的层面来看,国内学界运用场景理论阐发文化消费现象的深层寄义在于回应文化消费增长对城市大众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挑衅。综上所述,本土文化消费理论的“中层理论”转向、“举措研究”转向、“场景理论”转向,素质上都是向以大众政策研究为主体的大众管理学的转向。而文化消费的文化艺术领域特性使文化消费的管理学研究必然分歧于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学研究,因此,本文将这种转向趋势命名为“文化管理学”转向。四、结论近20年来,文化消费理论的管理学转向,是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历程、文化市场成长和文化体制改革转型慎密接洽在一起的。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的17年间,在国家规划经济体制的根蒂布局上,中国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市场(67)开国后到“文革”前的17年间,我国共摄制了影片600多部、记载片约1000部、新闻片1800部左右、科教片640多部、美术片127部。拜见璩静:《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中国成立60年文化扶植综述》,《党建》2009年第11期。。文化产物的分配仍然只是作为规划体制下的“福利”,文化产物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消费产物。“文化艺术”真正形成公共文化消费品,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化市场兴起之后(68)国家统计局:《沧桑巨变七十载 民族复兴铸绚烂(上)——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系列申报之一》,《党史文汇》2019第8期。。改革开放40年来的经济发展,不仅为社会供应了异常丰富的文化产物,还使社会公共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真正的经济——节省——是劳动时间的节省(生产费用的最低限度——和降到最低限度)。而这种节省就等于发展生产力……节省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获得充裕发展的时间”(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书社,1998年,第107-108页。,“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而是用于娱乐和苏息,从而为自由运动和发展拓荒广阔六合”(7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北京:人民出书社,1974年,第281页。。正是在这一时代配景下,日益被市场激发的公共文化消费需求,构成了文化消费理论兴起的深挚泥土。对于学界来说,文化消费作为居民的经济行为,具有强烈的经济属性

  推荐站点

  • At-lib分类目录At-lib分类目录

    At-lib网站分类目录汇集全国所有高质量网站,是中国权威的中文网站分类目录,给站长提供免费网址目录提交收录和推荐最新最全的优秀网站大全是名站导航之家

    www.at-lib.cn
  • 中国链接目录中国链接目录

    中国链接目录简称链接目录,是收录优秀网站和淘宝网店的网站分类目录,为您提供优质的网址导航服务,也是网店进行收录推广,站长免费推广网站、加快百度收录、增加友情链接和网站外链的平台。

    www.cnlink.org
  • 35目录网35目录网

    35目录免费收录各类优秀网站,全力打造互动式网站目录,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关键字搜索功能。欢迎您向35目录推荐、提交优秀网站。

    www.35mulu.com
  • 就要爱网站目录就要爱网站目录

    就要爱网站目录,按主题和类别列出网站。所有提交的网站都经过人工审查,确保质量和无垃圾邮件的结果。

    www.912219.com
  • 伍佰目录伍佰目录

    伍佰网站目录免费收录各类优秀网站,全力打造互动式网站目录,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关键字搜索功能。欢迎您向伍佰目录推荐、提交优秀网站。

    www.wbw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