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来看,根本就不存在一种能够满足所有读取要求的数据存储方式
表的设计成就英雄,没有最高的技术只有最合适的技术。
技术其实并不难,最难的是如何选择。
oracle 中的表大概分为以下5类:
① 普通堆表
② 全局临时表 又分为 基于会话的全局临时表 和 基于事务的全局临时表
③ 分区表
④ 索引组织表
⑤ 簇表
1,普通表(heap table):适合大部分设计场景,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
a,语法简单方便
b,适合大部分场景
缺点:
a,更新日志开销较大
b,Delete无法释放空间(HWM High Water Mark不下降)
c,表记录太大检索太慢
d,索引回表读开销很大
e,即便有序插入,也很难保证有序读出
2,全局临时表:适合接口表设计
优点:
a,高效删除
b,产生很少的日志
c,不同的SESSION独立,不产生锁
缺点:
a,语法特别
b,数据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
全局临时表分两类:
一个是基于会话的全局临时表(on commit preserve rows),一个是基于事务的全局临时表(on commit delete rows),下面就是创建的例子:
create global temporary table T_TMP_SESSION on commit preserve rows as select * from dba_objects;
create global temporary table T_TMP_TRANSACTION on commit delete rows as select * from dba_objects;
3,分区表:尤其适合日志表,非常大的表
优点:
a,有效的分区消除 (分区裁剪)
b,高效的记录清理(即可以对某一个分区进行truncate)
c,高效的记录转移(分区交换)
缺点:
a,语法复杂
b,分区过多对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4,索引组织表:适合极少更新的表
优点:
a,表就是索引,可以避免回表
缺点:
a,语法复杂
b,更新开销较大
5,蔟表:使用频繁关联查询的多表
优点:
a,可以减少或避免排序
缺点:
a,语法复杂
b,表更新开销大
1,普通表(heap table):适合大部分设计场景,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
a,语法简单方便
b,适合大部分场景
缺点:
a,更新日志开销较大
b,Delete无法释放空间(HWM High Water Mark不下降)
c,表记录太大检索太慢
d,索引回表读开销很大
e,即便有序插入,也很难保证有序读出
2,全局临时表:适合接口表设计
优点:
a,高效删除
b,产生很少的日志
c,不同的SESSION独立,不产生锁
缺点:
a,语法特别
b,数据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
全局临时表分两类:
一个是基于会话的全局临时表(on commit preserve rows),一个是基于事务的全局临时表(on commit delete rows),下面就是创建的例子:
create global temporary table T_TMP_SESSION on commit preserve rows as select * from dba_objects;
create global temporary table T_TMP_TRANSACTION on commit delete rows as select * from dba_objects;
3,分区表:尤其适合日志表,非常大的表
优点:
a,有效的分区消除 (分区裁剪)
b,高效的记录清理(即可以对某一个分区进行truncate)
c,高效的记录转移(分区交换)
缺点:
a,语法复杂
b,分区过多对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4,索引组织表:适合极少更新的表
优点:
a,表就是索引,可以避免回表
缺点:
a,语法复杂
b,更新开销较大
5,蔟表:使用频繁关联查询的多表
优点:
a,可以减少或避免排序
缺点:
a,语法复杂
b,表更新开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