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为世人所知的身份是西祠胡同的创办者。
他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始终是一位程序员,至今不变。
他自称响马,英文 ID 名 Xicilion。今天的二叉树,记录了他的故事——
嘉宾简介响马(Xicilion),本名刘琥,70 后程序员,南京第三极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1992 年毕业于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后留校教授计算机课程,1998 年创办西祠胡同,2012 年创办孢子社区,目前专注于 fibjs 项目的开发。1994、1995 年开始接触到互联网这个东西。
早期的互联网是技术玩家们、媒体尝鲜者与公共知识分子们的天堂,是一个非常小众的玩意儿。
那时候,“创业”这个词还没有被赋予今天它所被赋予的意义,那时候在互联网建造网站的人们很多是为了“好玩儿”。
那时候,“极客”这个词也还没有被赋予它今天所被赋予的意义,那时的技术玩家们向往的名字是“hacker”——在那个圈子里,这个词语是勇于探索、勇于挑战、勇于折腾的象征。
在中文里,“响马”是土匪的别称。对响马本人而言,“响马”就是“hacker”——是匪,更是绿林豪杰。
在那一段初涉互联网的岁月里,响马认识了各种不同的有趣灵魂,以侠会友。
不是为了说我要去创业或者说我要去创新,或者说我要去做一番伟大的事业。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当时只是想做一个论坛,大家在一起玩。
1998 年,网络论坛作为 Web 2.0 的代表作开始流行,互联网玩家们发现这要比单纯的静态网站 / 个人主页更好玩。
BBS 这个词的全称是 bulletin board system,在英文互联网界专指一种通过终端(Terminal)来访问、交互的信息发布系统,最早出现在拨号上网的年代。该系统首先在各大院校流行,并从单纯的信息发布系统自然而然的变成了聊天平台。后来,此种模式被移植到浏览器的 Web 界面当中,用 HTTP 协议取代了 Telnet 协议。在英文互联网界,这样的平台一般被叫做 online forum——在线论坛,而在中文互联网界,此类平台却继承了 BBS 这个名字。
西祠胡同可能是中国最早一批 BBS 当中的一个(甚至可能是全世界最早一批在线论坛当中的一个),并且在之后的很多年内,一直是中文 BBS 圈子当中最耀眼的存在之一。
在 1998 年 4 月建站时,响马没想过那么多。他想得最多的事情是:如何把这个东西做得更好玩,让大家无论是什么背景、什么爱好,都能在这里玩得尽兴,聊得 happy。
至少,响马自己在西祠上面聊软件开发,似乎聊得很 happy——作为一枚不喜欢跟人说话的万年宅男,他忽然体验到了社交的乐趣。
在那时,个人站长们大都是自掏腰包补贴服务器,没想过拿用户来赚钱养站,更没想过一个网站有朝一日可以承载百万、千万乃至上亿的用户量。
随着西祠胡同越来越受欢迎,用户数量越来越多,响马的荷包也越来越瘪。为了让服务器过得更好一些,他一度靠吃泡面维生。但即使如此,西祠胡同仍然难以正常运转下去,无法访问成了家常便饭。
作为一名普通老师,他完全可以扔掉这个烧钱的爱好,关站不玩了。
作为一名个人站长,他想让西祠继续存在下去。
互联网可能是在 2000 年以后,从前面的技术创新阶段一直到产品创新阶段,跨了这两个阶段开始第三个阶段,就是运营创新。
1998 年到 2000 年,现在看起来离得很近。一个网站是在 1998 年建立还是在 2000 年建立,在 2018 年的局外人看来似乎差不多。
对于响马而言,1998 年与 2000 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时代。
在 2000 年,响马将发展到百万用户的西祠卖给了 e 龙,自己则告别了学校,告别了南京,来到了北京。
一时之间,不理解的用户们觉得自己被卖了,怒火直指响马。
在那段时间,他几乎连代码都不想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