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佰目录 短网址
  当前位置:海洋目录网 » 站长资讯 » 站长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当别人用月薪去衡量程序员时,我们自己应该谈点理想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134次 时间:2022-02-21
1为什么要谈理想主义?

最近接触了一些事情,看了一些新闻,觉得现在的技术圈、互联网圈有点过于现实了。我今年 40 岁,我上大学接触互联网的时候,主要的创业者比我更大一些,是 80 年代毕业一群人。

80 年代是一个很浪漫的年代,白衣飘飘的年代,那个时候互联网非常具有理想主义精神,我也是从这个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但现在互联网的理想主义精神似乎比以前少了很多,变得更加现实,资本的力量更加突出,而技术产品的力量在减弱。所以我想跟大家谈一谈技术人的理想主义这件事情。

2014 年的《奇葩说》有这么个事件,有一位清华的博士生来参加节目,然后被高晓松给狠批了一顿。这个博士生背景非常光鲜,向导师问的问题却是我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高晓松当时就愤怒了,他说名校是镇国重器,作为一个名校生应该胸怀天下,应该考虑的是怎样去追求真理,而不是纠结在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上。高晓松也是清华的,他是我的学长,被批评的这个人是我的学弟。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原来有些清华的博士生,他脑子里面想的事情,更多的是该找什么样的工作。这和 80 年代高晓松那一批人思考的东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相同的还有一个关于清华的新闻,前不久浙江的一个高中生去参加清华的自主招生面试,他的高考分数很高,但是在面试的时候,招生老师问了他一道面试题“你的理想是什么?”,当时他就懵了,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的理想是什么?他理想是上清华大学,然后这个面试就没有通过。面试结束后他写了很长一篇文章说这件事,他说完全没有考虑过,现在的教育完全不教理想是什么。这两个事情对我的触动都很大。我本人也是清华毕业的,不能说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但是我觉得至少我还是一个有点理想的人。所以看见自主招生会考问理想这件事情,我很开心,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势头。

当然有人会觉得你说的是清华是名校,那我如果不是清华不是北大的,不是名校的,就是一个程序员,就是因为我会写程序,我要找一份写程序的工作,那理想这件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还需要心怀天下吗?

关于程序员我这边也有一个例子。前些天和一个朋友吃饭,这个朋友的公司招聘一个程序员,面试的时候觉得挺不错,然后发了 offer,这个程序员也同意了。在入职当天正在签劳动合同,还没签字的时候,这个程序员接到了电话,是另外一家公司的 HR 打来的。原来给他的 offer 没有我朋友的公司给的多,现在在电话里面,HR 说给你加薪,这一调超过了我这朋友给他的薪资,然后这位应聘者就说,那你们给不给我加薪?我朋友说不加。不加,那就不签了,走了,他去另外一家公司了。谁给的薪资高,就去哪家。我在听到这个消息,就跟朋友说幸好你没有加薪留下他,这样的人不堪大用,发展有限。

很多人现在说我要看职业发展的前景,但是他说的这个前景不是那个向前的前景,而是人民币的那个钱景,他关注的是能挣多少钱,能拿多少的 offer,关注的是这个,同时有几家公司录取,他并不关心每家企业在做什么?是什么样的团队?他们的目标是什么?他更关心的是谁给的钱更多。

这是一个比较喧嚣的时代,这跟当前程序员群体面临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在知乎上面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程序员的薪资比较高?当时我的回答是,因为这是一个以电脑技术、软件技术为驱动力的变革的时代。那么掌握这门技术的人自然而然薪资就会高,因为他是个稀缺资源。所以程序员群体确确实实现在的薪资比较高。同时程序员群体门槛又比较低,成为一个好的程序员,其实不需要经过任何专门的培训,事实上,你只要通过自学,只要足够好学,就可以成长为一个很好的程序员。所以薪资比较高,门槛比较低的情况下,很容易涌入了大量的这样的人群进来,就会显得比较浮躁。

回想一下自己,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次选择,也是做的最满意的一次选择,是在 2006 年的时候决定加入豆瓣,成为豆瓣的第一名正式员工。当时豆瓣还没有办公室,我和豆瓣的创始人 CEO 阿北在咖啡厅见面,阿北问我觉得应该给我开多少工资?我当时还在还房贷,说房贷每个月要还多少钱,然后我现在还信用卡,每个月的开销是多少钱,你把我这两个数 cover 住就可以了,保证我的生活质量不下降就 OK 了。然后他说行,我给你再往上加一千,然后你来吧。这个比我的上一份公司的薪资大概少了三四千块钱,所以我是等于降薪加入豆瓣,但是现在我认为这个是我到目前为止做的最好的一个决定。因为我在豆瓣的身上看到了理想主义的光芒。

2什么是技术人的理想主义?

对于技术人员而言,我们说的����ͼǿ,��ǿ��Ϣ这个理想主义指的是什么?

我查了下百度百科对理想主义的定义,觉得还不错,理想主义通俗点讲是基于信仰的一种追求,理想主义一定是以精神层面为核心的,但它并不排斥物质,这个词并不时尚,理想主义和信仰紧紧联系在一起,有信仰的地方理想主义才会形成,有信仰有追求的人,我们一般称之为理想主义者。这个定义我觉得还不错,它强调了一个理想主义者要有信仰,要有追求。但是信仰这个词有的时候会和宗教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尝试着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解释今天要讲的理想主义,就是高晓松那句话: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那么理想主义就是眼睛要看到诗与远方,并且尝试着把诗与远方变成生活。这是我想今天要讲的理想主义。

为什么说技术人这个群体需要理想主义?

因为技术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文艺复兴到现在,我们所能看见的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其实本质上最大的推动力是技术。我们一共经历了四次工业革命,第四次正在经历。每次工业革命都使得社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第一次的工业革命是机械的革命,蒸汽机的诞生使得原来大量需要通过人力来做的事情,可以通过机器的能力来完成。大量的工厂的建立,无产阶级的建成,经济的发展,到后来的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这么多事情,它本质上是从什么时候发生的呢?归根结底,我觉得是从一个叫瓦特的小孩看见他家的煤气炉上的水壶盖子在跳,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当然我并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假,但我觉得这个寓意很有意思,瓦特是个工程师,一个技术人,他的关注点引起了我们的社会这么大的变化,这是技术推动世界的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电力革命,关于爱迪生和特斯拉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相信技术人已经太熟悉了,我就不重复了。电力革命又进一步的扩大了人的能力,机械扩大了人的手和腿的能力,电力使得手和腿的能力产生数量级变化,我们只要按一个按钮就可以做出原来人类根本做不到的事情,比如起重机把一个很重的东西从底下搬到非常高的地方,这个事情扩张了人的体力。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革命,标志是电脑的发明及互联网的出现。我觉得这次革命比前两次革命有更大的意义,我们知道网络效应是非常可怕的,可以使一件事情的影响力达到指数级的增加。互联网就是做了这么一件事情,把一个一个的个体连接在一起,连成了一张大网络,所以从互联网出现之后,人类科学技术的进展比以前有了指数级的增加。所以我们一直说人类的科技进步是一个指数性上升的一个过程,越来越快,这张互联网系统有非常大的功劳。

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叫智能革命,这些才刚刚开始。前面说的机械革命和电力革命是扩大了人的体力,人的手和脚,信息革命相当于是扩充人的眼睛,我们可以坐在家里,就能看到全世界的东西,那么这个智慧革命就是在扩大人的脑力的智慧的能力,可以使得我们比以前更加聪明。整体上来说,这个世界现在的发展就是靠着技术进步来完成的。

我再举个更细节的例子,以上这几个革命跨度在几百年,可能大家理解不太深,我就拿最近的一次例子,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我们来更加详细地剖析一下。2016 年我和王守崑一起梳理了最近的 30 年,也就是互联网出现后一些重要的技术事件。我们发现差不多 10 年一个周期,这件事情也很奇妙。

1986 年或者说是 80 年代末,互联网商用是一个非常大的事件。互联网最开始是军方项目,后来扩充到大学,学术机构。然后在 1980 年代末的时候,也开放了商用权限,当时很多商业公司开始在上面做网站,提供普通人的接入。从这个时候开始,我称之为互联互通时代,就是刚才说的整个人类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共同体,任何一个人的一个思想,可以很容易地扩散到整个网络里面去。当时还没有 Web,通过电子邮件、BBS、FTP 等进行沟通。

然后过了十年,到了 1996 年左右,开始进入 Web 时代,浏览器出现了。这使得每个上网的人,获得信息的能力变得更加的简单。我在家里拿鼠标点,就像拥有一个全世界的图书馆一样,随时可以获得信息。再到后来出现了 Web2.0,我不光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信息,我还能发布信息,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一个贡献者。

再过十年,2006 年 2007 年这两年之间出现了三件比较重要的事件,一个是 Google 三驾马车的论文,关于分布式系统的 GFS,Bigtable,以及 mapreduce,这使得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很快地就能够拥有处理大数据的能力。第二个是亚马逊发布了 AWS,这使得云计算这个概念成为现实,如果要处理这么大的数据量,需要的算力从哪来?从云上摘就可以,变得非常的简单。第三个大事就是 2007 年苹果发布了 iPhone,使得人类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随时随地都挂在互联网上,可以做到 24 小时在线,我们在线的时长,消费的信息量,产生的信息量都远远的大于原来的 web 时代,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和云计算时代。

然后又过了十年,2016 年 AlphaGo 战胜李世石这件事情。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事件。这意味着什么?偏通用的人工智能技术,真正的发挥了它的价值,大家看到它的威力,AI 时代正在到来。我们刚刚经历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然后马上要开始进行第四次。对,我们会看到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是一个很有福的群体。

我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实际上都是由技术在推动。那么技术是由谁来创造的?就是由我们来创造的,技术人来创造的。比如说程序员,程序员就是创造者。程序员的工作是纯粹的逻辑性工作,基本上一个程序写出来,它要么是对的,要么是错的。把它放在任何一个环节运行,它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他会更加有点类似于数学家的工作,就是纯粹的逻辑的,不依赖物理世界的,只要你能想的到就能把它做出来。但它和数学有不一样的地方,数学做出来的一个成果,比如证明一个定理,可能这个定理要等到几百年以后,它才能产生实际的价值。程序员做的东西当时立刻就能发挥价值。比如说 Google 立刻就可以使得所有人获得信息变得简单。比如豆瓣可以使得每个人可以快速的知道一个电影好不好看,值不值得去电影院看。

所以说程序员这个群体就像名校生一样,在这个社会里面拥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这个世界的发展,这个世界的进步正是由我们这样的一群人在创造。所以我们就类似于《蜘蛛侠》里面那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既然具有这样能力,那就应该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应该背负着一些责任。当你去想这样的责任时候,去试图实现它的时候,那么你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其实就是伴随着理想主义发展起来的,刚才也说我们中国最早一批互联网人,其实是 80 年代毕业的那群人,那些白衣飘飘的人。我在上大学的时候读得非常有感触的一本书是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当时比尔盖茨已经是世界首富了,但是他在那本书里面很少谈他怎么利用微软来挣钱,更多的是谈科技进步给人们带来的变化。他设想了在未来很多会发生的事情,而且很多事情现在已经变成了现实。他提到一个叫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就是说未来计算机体系会使得我们的信息快速流通,畅通无阻,每个人都可以非常容易获得信息。我觉得读那本书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程序员这个群体是在创造历史,因为我原来仅仅是因为兴趣觉得写程序很好玩。

中国第一次接上互联网时候,对全世界发了一封邮件,邮件内容非常具有诗意,Across the Great Wall,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我们越过长城,我们可以触达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这是非常有诗意的一句话,它体现的是什么?信息的流通,我们的信息可以到达海外,海外的信息可以进来,我们中国从一个孤岛和世界连在了一起。这是一件非常理想主义的事情,如果要去破坏他,要去折断,把它变成一个孤立的东西,去拒绝信息的流通,这样的事情,在我看来是违反理想主义的,是反动的。互联网同时带来了另外一个思潮的兴起,那就是开源软件。开源要更早的时候叫做 free software 自由软件,也体现了信息的自由流通。

在豆瓣也能体现这种自由,我觉得豆瓣是一个非常理想主义的公司。豆瓣做过很多理想主义的实验,比如说在豆瓣我们会称小组为组长的咖啡馆,小组的组长会在豆瓣上面开一个咖啡馆,大家可以到小组来聊天,豆瓣作为站方并不觉得是我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网站,所以这个地方是我的,他不会去强行干涉大家的行为,除非你违反了这个站站务的一些规则,影响了豆瓣本身的生存,否则在里面说什么都可以。

整体来说,中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信息自由流通,每条信息的权利是对等的,每一个人的权利是对等的,非常扁平的权力结构,这个是伴随着中国互联网产生的理想主义的根源。我非常敬重的一位博客的博主叫霍炬,他在几年前写过一篇文章,分析微博的评论机制和推特的评论机制的不同,分析结果是推特的评论机制,每条信息是对等的,他认为那样子才是正确的做事方式。我并不能够评价微博的方式和推特的方式在商业上面哪个会更成功,但是我非常认同霍老爷对于这个事情的价值判断。这就是互联网最早的这群人身上所拥有的理想主义。

3理想主义如何影响技术选型和职业规划

刚才说了很多社会发展的事情,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显得比较空一些,下面我结合一下自己的经验,说一下理想主义如何影响技术选型和职业规划

我在创业之前,是一名架构师,架构师要做很多技术选型的事情,选择的时候,其实很多选择不存在对错,它更多的是一种价值的倾向,比如我会倾向于使用开源软件。说实话并不一定开源的东西就更好,但是开源可以使得全世界的程序员聚集在一起做一件事情,并且可以回馈给社区,可以用网络效应的方式来发挥更大的价值。所以一个开源方案,一个闭源方案,从情感上面,从价值判断上面,你会倾向使用开源的方案,不是作为一个攫取者,不是别人做好的东西拿来用,你会想我做完这个东西以后,能够把它回馈到技术社区去,让整个技术社区因为这件事情而得到技术进步。

再比如在一个公司里面,大家该怎么协作?工作流程该怎么去做?也有不同的情况,有的时候我们说应该要可控,做事情之前应该有人要先看一眼,允许了这个事情才能做,这样的话不至于出乱子。在有些场景下面,我觉得这是合理的,但是在一个理想主义的情况下,会觉得程序员是创造者,我们需要解放创造力,这个时候你如果用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去限制他,不让他做这个,不让他做那个,做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一个管理者来审批,他的创造力就会受限,这就是一个资源的浪费,那么在这个情况下,你会去推进更加流畅的工作体验,会去考虑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提高工程师的生产效率,让他把精力放在创造价值这件事情上面。这个事情背后也蕴含着理想主义的思维。

在职业规划方面也是一样的。一开始我写程序纯粹出于兴趣爱好。一直到上大学,一个是刚才说读了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这本书,另外一点是接触到了开源软件运动,这时候发现原来程序员是社会的推动力,我们是创造世界的一群人,我的理想主义开始形成。之后在工作的时候我会积极地投入,拥抱开源这个事情,会尽可能的使用开源的东西来做事情,以自己曾经使用盗版软件为耻。

刚才说的我做的最好的一个选择,就是在 2006 年的时候加入豆瓣,我原来做嵌入系统的软件开发,当时除了从阿北身上看到了理想主义的光芒,另外一点原因也是偏理想主义,就是互联网行业是开源软件最佳的应用场所,基本上在互联网这个行业使用开源软件,你可以做到一切的事情,这和原来我从事的嵌入式软件行业很不一样,所以当时没有任何的犹豫,就选择加入豆瓣。

在豆瓣,我的工作越来越偏向平台,偏向技术底层。这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数据、高性能、高并发,这些东西本身对技术人是非常好的挑战,非常愿意去做,做这件事情非常有乐趣。同时当时也觉得做平台有一个好处,它能够提升工程师的的价值,它能够把好的一些技术实践沉寂下来,能够让工程师利用这个平台更好地发挥价值,所以当时就在做平台这件事情上做了很多努力。

后来到了宜信。当时宜信大数据创新中心的老大 Joyce 说想用技术的方式使得 p2p 中间管理的成本降低,然后以更低的价格、更低的利率向需要借贷的人发放贷款,以更高的收益去支持理财的人,那么这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事情,能够做到真正的普惠金融。当时我听了,觉得非常的打动我,同时在技术上面也很有挑战,因为宜信是一个多技术站的公司,它有主要是 Java、Python、Go 等各种技术,当时我对容器技术也特别的着迷,所以就非常希望能够用容器技术对这样子一个大型的企业架构提供平台级的支持。

再后来创业,也和理想主义有关,因为 Joyce 对普惠金融的畅想让我意识到,纯粹的技术要结合应用、结合业务才能发挥更好的价值,这是后来我做创业的一个出发点。同时我看到 AI 是下一届大的技术变革,我不想在这个事情上面脱节。我希望投身到 AI 的技术推进当中去,虽然现在很早期,但是它的技术发展一定就是因为很多人投入精力去做事情,去发现它的应用场景,去提升它的技术水平,这个事情才能发展起来,我希望我自己做这样一个人。同时我也希望经过创业,我的身份从一个架构师变成一个企业家,一个创业者,打造一个理想当中的企业,在这个企业里面,信息能够自由流通,工程师能够过得非常的幸福,同时我们能产生非常好的价值。

4何时与现实妥协?如何妥协?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前面一直说要有理想主义,但是实际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面对现实,要脚踏实地去做事情。做架构这件事情本质上是一个妥协的过程,为什么?我们前面说写程序是纯逻辑的,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运行程序的计算机是物理的,它有各种各样的物理限制,使得一个程序跑的不够快,或者是需要的内存没有,或者在做分布式系统的时候,我们会遇到 CAP 的问题,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区容忍性三个东西,我们不可能全部满足。所以就要根据当前的业务情况,做出各种各样的取舍,比如说在线业务,我们就可能更加关注它的响应时延,它的并发量。对于离线业务,我们可能更加关注它的吞吐,它的可靠性。

所以说做架构,其实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包括像开发速度、运行速度,比如说我们为了开发,会选择用 python,python 这门语言开发速度非常快,也是现在 AI 的首选语言。但是全部用 python 也不现实,因为 CPU 的速度在那里,为了达到足够好的响应速度,可能就需要使用 go 语言,或者使用 C 语言。但是我们要知道理想在哪里,把最重要的事情理解清楚,然后去做出最适合它的妥协方案,这个本质上是一个最优化问题,最优化问题其实还是属于理想主义的范畴。

另外,创业是一个很理想主义的事情,同时它也是个很现实主义的事情。创业就是在摸索中前进。首先没有愿景或者说理想的公司都是做不长的。比如微软公司,它的愿景是让每个家庭的桌面上都有一台计算机,Google 的愿景是要组织全球的信息,让每一个人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得信息。那么对于爱因互动,我们的愿景是什么呢?是连接机器和人,用最自然的方式连接,所以我们会更加关注在交互上,我们选择的解决方案是用对话的方式,更加强调深度沟通、时间感、个性化的内容,在这件事上我们会花很多精力,在对话交互上做研究,做探索,因为我们公司有愿景,所以我们会做这样的事情。

但是光有愿景是不够的,因为创业更像是在迷雾当中探路,愿景就像是远处的一个目的地,脚下有很多条岔路,然后再往前是一片白茫茫的雾,我们并不知道这些岔路当中,哪一条通往我们最终要去的那个愿景。所以这就是现实主义的地方,我们没法飞过去,我们只能一步步走过去。这时候对一家创业公司而言妥协是什么?是这么多岔路里面选择一条,这条路可能真的通往愿景,也可能通往一个大坑。然后,我们如果发现这是一个坑,就要及时转身,去做其他的尝试。但是有那个目标存在,只要你持续不断进行探索,那么就一定能够走到目的地。

我们现在在走的路是什么?我们要做 to B 的事情,to B 的事情是目前最合适落地的场景,我们要做多轮的对话,因为多轮的对话符合我们刚才说的更加自然的人机交互这个愿景,然后我们要做这个售前的部分,它在商业上面的价值更大,使得我们公司更容易存活下来,然后我们还要做行业切入,这是因为如果要让机器人能够更好的去响应用户,能够得到更自然的交互,它需要有足够多的知识,积攒知识的过程,我们必须要从行业的角度来积攒。

5面向未来,理想是什么?

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我们站在这样的一个时间点,面向未来,一个技术人应该秉持什么样的理想?这个理想是什么样的?我觉得作为有能力的技术人的理想主义不应该退缩到宗教,或者说退缩到一个只管自己的状态,而应该是一个更积极的、能用技术推动的理想主义。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建立一个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直在接受这样的思维锻炼,但是我感觉还是不够,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建立起科学思维的习惯。我们分析问题的时候,使用逻辑去分析去质疑,科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是说它持续在质疑,科学不是结论,不是说一个科学结论它就一定是对的,而是持续不断地质疑这个东西是不是有问题。然后质疑的方法就是用逻辑的方法去质疑,我觉得这是到目前为止人类所找到的最好的推动社会进步的方法。

另外,除了不断训练自己的科学思维,另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找到好的信源,就是信息的来源。我们知道在微信朋友圈各种各样的谣言满天飞,但其实你如果拥有质疑和逻辑这两个能力,还是比较容易分辨出来哪些是可信的,哪些不可信,然后你就能找到更好的信息来源,而不至于把大量时间都消耗在毫无意义的一些谣言上面。好的信息来源,随便举几个,比知乎、果壳、极客时间,都是非常好的信息来源,但并不代表好的信息平台上面的信息一定都是对的,仍然要带着质疑的眼光,带着逻辑思维的判断能力去分析,从当中挑选出来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另外要保持对真理的好奇心,一个人什么时候会放弃技术理想?就是当用悲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觉得这事情没救了,我去信一个神,一个真主。这时候他丧失了对真理的好奇心,就是他不再去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真理了,而是选择了放弃,去相信一个别人告诉我的真理。所以一定要保持对世界真相的好奇心,这样子才能够去去锻炼自己的科学思维。

在工作生活中,要考虑做什么样的事情对人类是有益的,如果你现在正在做一些阻碍信息沟通,正在做一些使得人类进步受阻的事情,那么你应该考虑是不是停止这个事情,换一个更好的地方,Google 的那句话我觉得非常好,Don’t be evil。

最后,保持理性,这件事情很重要,现代科学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希望大家能够保持住理性,对事情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比如对于这次直播我讲的内容,是否正确,是否相信我,也需要你用自己的思考去判断!


  推荐站点

  • At-lib分类目录At-lib分类目录

    At-lib网站分类目录汇集全国所有高质量网站,是中国权威的中文网站分类目录,给站长提供免费网址目录提交收录和推荐最新最全的优秀网站大全是名站导航之家

    www.at-lib.cn
  • 中国链接目录中国链接目录

    中国链接目录简称链接目录,是收录优秀网站和淘宝网店的网站分类目录,为您提供优质的网址导航服务,也是网店进行收录推广,站长免费推广网站、加快百度收录、增加友情链接和网站外链的平台。

    www.cnlink.org
  • 35目录网35目录网

    35目录免费收录各类优秀网站,全力打造互动式网站目录,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关键字搜索功能。欢迎您向35目录推荐、提交优秀网站。

    www.35mulu.com
  • 就要爱网站目录就要爱网站目录

    就要爱网站目录,按主题和类别列出网站。所有提交的网站都经过人工审查,确保质量和无垃圾邮件的结果。

    www.912219.com
  • 伍佰目录伍佰目录

    伍佰网站目录免费收录各类优秀网站,全力打造互动式网站目录,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关键字搜索功能。欢迎您向伍佰目录推荐、提交优秀网站。

    www.wbwb.net